李书福的“滴滴”要上市了

摘下第9个IPO。

 

作者 | 柴旭晨

编辑 | 周智宇

北京车展上大佬云集,李书福却是最低调的一位,发布会、展会串场均不见他的身影。与其他公开露面玩起直播的汽车大佬相比,这位“汽车狂人”的焦点,放在了融资和IPO上。

4月29日晚间,曹操出行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。若曹操出行最终顺利登陆港交所,李书福也将收获他旗下第九家上市公司。

按GTV(总交易额)来算,曹操出行已是中国前三大网约车平台。

但行业面临滴滴一家独大,运力饱和的困境。曹操出行递表之前,年内嘀嗒出行、如祺出行也相继递交了港股IPO申请。

考虑到当前的资本市场环境,有机构人士表示,曹操出行想得到市场青睐,也需要摆脱滴滴的“阴影”,要在业务模式上寻找突破口。

背靠吉利的曹操出行,深谙此道。在李书福手头的上市或拟上市公司中,曹操出行是其少数个人持股超八成的公司;业务层面,曹操出行也与吉利系互动频繁,在智能电动化汽车的下半场里,它在李书福的商业帝国中也扮演非常关键的角色。

早在曹操出行成立时,李书福希望吉利集团能以该平台为起点,结合AI等智能化技术,实现从造车企业向交通运输服务、信息内容提供商转型。

在李书福看来,传统汽车产业链是以机电一体化为核心的产业链,新能源时代的产业链则是信息、通信技术加机电一体化,形成生态圈。

这意味着,曹操出行会成为李书福科技生态棋局的重要一环,且能在当下各大车企奋战智能化下半场之际,为吉利系加速奔向新能源的未来起到催化剂的作用。

业内人士指出,只有更广泛触达终端车主,才能获取消费者反馈,持续升级车型。

也是由此,曹操出行与其他头部网约车企业最大的差异化,在于它能够借助吉利系的力量定制汽车。截至去年末,曹操出行在24个城市拥有一支约3.13万辆车的定制车队,为同行业最大。

定制车业务显著降低了曹操出行的营业成本。弗若斯特沙利文估测,曹操出行旗下两款车型的TCO(总拥有成本)与类似换电车相比减少了三四成,仅为每公里0.53元、0.47元。

通过专注于定制车和车服解决方案,曹操出行也可以更好地保证用户的乘车体验,它借此成功实现了连续的业绩增长。2021-2023年,其收入由72亿增长至107亿元,毛利率也在去年由负转正至5.8%。

也正是因坐拥定制化造车能力,曹操出行还有一个隐藏优势,即搭载智驾系统为后续转型自动驾驶出租车公司的可能。无独有偶,此前滴滴自动驾驶就与埃安成立合资公司联手进军Robotaxi。

而在如此大愿景的重托下,尚未盈利的曹操出行需要补充弹药。招股书显示,2021-2023年,曹操出行分别亏损30亿、20亿、19.8亿元;同期经营现金流分别为-15亿、-11亿、1.36亿元,另一方面包括定制车、Robotaxi等新兴业务拓展布局也需要资本加持,这是其此时选择IPO的原因所在。

从财务数据来说,曹操出行走在上坡路上,但整体饱和的行业环境,让它仍面临重重挑战。

尚普咨询数据显示,2021-2023年,中国网约车市场规模达从3500亿提升至5000亿元,同比增速却从25%降至19%,多地陆续发出网约车市场趋于饱和的预警。

同时,网约车市场马太效应也愈发显著。弗若斯特沙利文指出,目前中国网约车行业的五家头部企业占据了近九成的市场份额,其中滴滴独占超七成,去年的总交易额接近于曹操出行16倍。

反映到现实是曹操出行的营收增长率从2021年的66.4%,下滑至去年的39.8%。

在这种格局下,不少涉足出行的企业放弃大规模投入,转向聚合模式,曹操出行就是其中之一,去年其有73%的总交易收入都来源于这一渠道。对于曹操出行而言,要想进一步提升自身规模,面前的压力不小。

不够随着曹操出行迈入资本市场,可以预计的是,吉利系的成长将同步加速,它也将与李书福布下的产业链、从生态、从全球化战略并行,为吉利集团重新夺回失去的自主一哥头衔而冲刺。

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
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,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、财务状况或需要。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。据此投资,责任自负。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