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到量化策略回撤时

二叔说市
当前是追加时机,而不是赎回时机,但不要过高期望!

1

最近回撤有点疼

自从7月和8月的高光时刻一过,量化策略近期表现得有点蛋疼。不仅Alpha不行了,对冲更不行。我们把头部的量化管理人策略表现情况平均了一下,如下图:

 

不过这疼,还有三种级别:

1.买了指数增强,这几个月大盘指数涨了,也望着别人的基金涨,结果自己不涨。不高兴!

2. 以中性策略打底的FOF或者是打新产品估计两个多月没赚钱,甚至亏钱。有点疼!

3. 9月买了四倍杠杆的中性策略产品,这犹如大盘6124点满仓了A股。非常疼!

2

什么原因导致回撤?

这几年,量化策略犹如来了“年经”,一年一度生理期一到,必回撤。

不仅如此,那头部量化的谁,没到年底之前还来个封盘。一封,就大回撤。Orange先生,请你下回就别封了,核武器杀伤力太大。你看,你一封基差又回来了,别人家又可以接钱了。当然,人家其实是个友情提醒信号。请参考《如何看待头部管理人中性策略大面积封盘现象

我们尝试来解释下:

首先,对于绝大部分量化策略而言,大部分还是多因子下选股及因子组合。只不过有些是基于长周期的基本面因子,有些是基于量价或者机器学习模型。而无论哪种策略,多少都会多前期表现较好的因子赋予一个较高的权重,以获取超额收益。当因子选股的条件发生一些变化甚至转折时,超额收益迅速降低甚至负超额。

其次,那么近期有什么因素导致超额回撤呢?

1、整体市场活跃度与交易在降低,横截面及时间序列波动率都在下降。交易冷清下来,众多策略有效性降低,交易成本也迅速抬升,特别明显的就是以T0为主的高频策略。

我们如下观察几个指标显而易见,对应一些管理人的主策略表现立竿见影。

 

 

2、行业轮动,风格轮动。每到年底,人心思变。无论公募和私募机构,主动管理都想明年布局及调仓。过去表现良好的行业和股票暂时被抛弃,抱团很紧的行业都有团灭的风险。在行业上有暴露的策略,过去收益可能不错,此时处处都是回撤而模型的自适应需要时间!

近期,券商策略会的周期场挤满了人、门庭若市,而5G,半导体和医药则无人问津。

 

3、时间序列动量策略上,过去涨的好的股票近期不再好。假如我们以20个交易日为一个周期,控制行业中性、市值中性暴露的情况下,选择过去表现好的股票,然后空等量市值行业指数,那么发现最近动量因子较差。

4、在市值size因子风险上,考虑行业中性后,过往喜欢的大白马近期表现不如小市值股票。虽然看起来,上证指数和沪深300远跑赢500、创业板指和1000,但其实,在一个指数里,同样的行业,近期是小甜甜的天下。

5、有些量化管理人,策略上叠了打新(甚至几层),那是非alpha的无风险收益增强,近期打新收益衰弱的厉害,跟7月份没法比。但是,近期是有特殊原因的,数量非常规的少,没大项目。创业板注册制后,目前的月度IPO数量是非常态的。

6、最后,对于中性策略,我们假设管理人不暴露市值敞口,近期亏损,不仅有超额回撤原因,还要为对冲成本(期指一直是贴水的),以及基差亏损(贴水回归)买单

我们假设不去考虑远月合约蛋疼的大额基差回归损失,也不考虑近月合约的roll down负极差额外承担,就以IC2012死拿着不动为例,以下是7月以来对冲这块产生的损益动态变化。

也就是说,从九月初开始到11月20日,在管理人超额平均只有2.3%的情况下,对冲端付出了6%以上的成本,中性想赚钱都难。

 

3

未来怎么看?该买还是卖?

犹如我在《打破“刚兑”后,资产配置与FOF的风终于来了》,《如何看待头部管理人中性策略大面积封盘现象》及《贴水的威力》系列所解释和提醒的那样,躺赢的东东越来越少。正是由于各种策略和产品有了波动,所以才有主动管理和配置的价值。

没有每个月稳健的上涨,对于你可能稍微熬得难受的日子里,面对你的持仓,我的建议是如下的:

1、量化今年持续大年,规模没有翻倍都不是好量化管理人。就目前接近5000亿量化管理人的规模水平(不考虑公募),想要很高的平均超额持续是很难的。就股票市场目前成交总额情况,这伙人平均每年100-250倍的交易量本身就不可持续。

因此,我觉得量化管理人头部化还是要加剧,当然目前的头部也不一定是未来的头部。单个量化管理人超过1000亿不是问题(其实目前没有一家),回头业绩差才是问题。与其担心策略容量,不如担心策略表现持续性。

2、就中国市场的投资者结构、其交易习惯与方式,头部量化管理人仍然存在alpha。只不过,总体上的平均alpha要降低。动不动30%以上的超额,那是时代和市场给的。有则幸运,没有也没啥,蛋定!当然,什么样的超额,也就对应着市场什么水平的贴水。

3、近期超额有所回撤,无论是风格轮动,行业轮动,size转换,管理人各种因子暴露,可能都需要模型适应时间,但需要观察管理人创新高的能力和时间周期。最怕2014年的伪量化。近期,我稍微投了一个公募量化,尼玛,还是那么大跌眼镜。

4、就对冲成本而言,就今天IH和IF的升水,IC的微幅贴水,此时已经是年内较好时机,吸引力大增啊。你们赶紧赎回吧,让我来买一买头部管理人。

5、打新而言,就蚂蚁事件后的非常规新股发行和上市节奏,不代表市场常态。对于收益率,我们不能像7月份那么亢奋和乐观,但也不用目前这么悲观。这块,等我近期有空详细拆解。

本文说完,如果你还没懂。那么我只能用这句话来结尾:量化对冲和打新,不是固定收益,不是非标,他是衡量销售和产品经理认知和智商的“相对低风险”投资策略!如果你是客户,我建议是,当前是追加时机,而不是赎回时机,但不要过高期望!

本文作者:罗二叔 ,来源:二叔说市,原文标题:《深度答疑:又到量化策略回撤时》

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
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,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、财务状况或需要。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。据此投资,责任自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