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diss门”主角蔡嵩松最新调仓:组合风格更加“极致”,哪怕被同行“非议”也不改锐度

秦晓彤
和热搜总也脱不了干系

如果你是一个今年上了N次热搜的基金经理,一个引发行业热议甚至非议的基金经理,一个每次下跌都有基民捶胸顿足的基金经理,你会怎么办?

悠着点?把仓位降下来?保住胜利成果?

那这就不是蔡嵩松了!

一个可以冲上行业之巅(哪怕是日净值)的男人,不会因为市场和行业的压力而改变。哪怕有投资者说,“没有一个男人能让我撕心裂肺,除了蔡嵩松。”

最新的净值表现显示,蔡嵩松很可能对旗下基金组合进行了调整,而且调整后,组合的波动度进一步加大。

这种几近极致的行业配置理念,以及一以贯之的极致投资风格,如今似乎已经成为蔡嵩松的“标志”。

他究竟做了什么?让投资者如此“为他倾倒”,如此“撕心裂肺”。

7日跌幅居全市场冠亚军

9月7日,A股大幅调整。同日,诺安和鑫、诺安成长领跌全市场基金,以超过6%的跌幅成为业内日跌幅前两名的基金。上述两只产品均由蔡嵩松管理。

而这已经不是他管理的基金第一次在日净值波幅中“称王”了。在8月26日,蔡嵩松的产品也跌幅名列市场最前,甚至超越指数基金。

或许是对于诺安的下跌早有预料。于是9月7日下午诺安就又双叒叕登上了微博热搜。

如今,在网上搜索诺安,晒亏损的,扯段子的,不一而足。

组合或有重要变动

6%以上的日跌幅,不仅反映蔡嵩松的投资风格,而且暗示一个重要结论:

蔡嵩松相比年中又调仓了!

我们以蔡嵩松管理的两只基金的年中组合做模拟可以发现:如果组合没有变化,诺安成长9月7日的跌幅应该在5.27%左右,诺安和鑫更低一点,只有5%出头。

但实际情况是,诺安成长7日大跌6.01%,诺安和鑫跌幅6.30%。这意味着:

两只基金不仅做了组合调整,而且新纳入组合重仓个股风格或更加“激进”,导致相关组合的波动幅度进一步加大。

那个让投资者“胆战心惊”的男人,在构建极致风格组合的路上,越走越远。

谁是蔡嵩松“新宠”

那么谁会是蔡嵩松的“新宠”个股呢?

毕竟这是管理了近200亿规模基金的男人,而且也是喜欢集中持仓的基金经理,是可以几十亿“砸”进一个股票的“狠角色”。

我们从两个方面推测下,

其一、从组合内部搜索。假设蔡嵩松对组合内部的部分个股进行了大幅加仓,推升了基金的日常波幅。

但我们根据基金的公开信息观察,诺安成长的年中组合中仅6只股票在7日跌幅大于6%,且其中圣邦股份、北方华创、兆易创新半年报的占净值比例已经接近或超过9个百分点,受法规限制,蔡嵩松很难再进一步大幅加仓。

 ▼ 附图:诺安成长半年报持仓中9月7日跌幅超过6%的个股

诺安和鑫也是类似的情况。

换言之,蔡嵩松对老重仓股加仓的可能性不是特别大,哪怕加了仓,动作也不会特别大。

加仓科创板或创业板?

基于前述结论,蔡嵩松的“新宠”只能向外部来寻找。

但这也不是毫无线索。

首先,由于蔡嵩松两只基金日跌幅实在显著,所以无形中缩小了可供加仓的个股范围(或者说部分重仓股的范围)。

根据我们粗步统计,9月7日,日跌幅超过10%的个股只有12个,超过9%的个股只有36个。蔡嵩松如果调仓力度不是特别大(比如占净值比等于或低于20%)的话。他的重仓股只能从上述个股中选择。

另外,从行业偏向来考虑,日跌幅超过6%的个股中,蔡嵩松最偏好的电子行业的个股有15只。而且其中圣邦股份、兆易创新、华创股份已经是蔡嵩松的重仓股了。

 ▼ 附图:9月7日跌幅靠前的电子股

因此,综合各方面因素,不排除蔡嵩松加仓部分科创板或创业板的上市新股和次新股的可能。

尤其是电子股跌幅最靠前的5只个股中,有4只是2020年7、8月份上市的,其中3只还属于科创板个股,同时申万二级行业属于半导体行业,看起来似乎很接近蔡嵩松的“菜”。

当然,这仅仅是推测。实际上蔡嵩松的调仓方向到底为何,要未来的定期报告来验证。

有突发赎回?

当然还有一个不能排除的小概率可能:就是由于遭遇赎回等因素,蔡嵩松的重仓持股出现了批量突破10%的情况。

后者当然会加大基金组合的波动性和进攻性。

而且,今年年中,诺安成长就出现过个股超越10%上限的情况。

当然,如果出现此类情况,托管银行通常会考虑流动性需要,给出若干天的宽限期,允许基金经理在一定时期内将组合调整仓位。

所以,基金经理并不会因此而陷入螺旋式斩仓的循环中。普通持有人在这方面可以放心。

工具性产品?

蔡嵩松的风格如此鲜明,自然引来了许多同行关注和基民段子,这也只反映了部分人的心声,不可否认,仍有投资者积极在为蔡嵩松发声。

比如有人就这么说:基金的本质是工具,所以你一定要搞清楚工具怎么使用,而不是去指责基金经理为什么不去控制回撤。任何金融产品,风险和收益都是对等的。你骂诺安成长混合,说明你不懂蔡嵩松。亏钱活该咯,也别怨天尤人。

但这里有个重要前提:蔡嵩松的基金能算工具性产品么?

以蔡嵩松管理的诺安成长为例,契约并未对他投资的行业属性做具体要求,甚至投资风格也只是宽泛的提示了“成长性企业”,而没有明确细致的规范。

换言之,蔡嵩松的管理风格,仅是他个人在当下阶段的配置想法,并没有契约约束,随时可以进行重大调整。

这样的基金能做工具性产品?

同理,当诺安成长的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几乎均为电子股,且多数属于电子行业里的半导体板块。被誉为“不是半导体基金的半导体基金”时。

这样的行业特征又是没有契约约束的,甚至基金管理人也几乎没有这方面的表态,仅凭投资者“肉眼”观察,如何确定这是行业性基金呢?

所以,说来说去,关于蔡嵩松的争议、热议,表面上是对其投资风格的质疑和讨论,背后是对一个基金经理多大程度上尊重基金契约,恪守投资边界的讨论。

后者和基民的根本利益, 更加相关!

 ▼ 附图:诺安成长与半导体ETF、芯片ETF的净值比较图

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
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,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、财务状况或需要。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。据此投资,责任自负。